全球半導體制造中心轉向中國大陸
【南方日報】 上周一,歐洲第二大晶片制造商億恒宣布和中國晶片制造業的領頭羊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達成一項新的晶片制造協議,生產用于個人電腦的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晶片)。這標志著大陸晶片業新紀元已經開始,同時可能還意味著臺灣晶片業將遭遇強有力的競爭?! ?/span>
該協議首次將晶片制造技術授予一家中國大陸公司,協議中還制定了開始制造DRAM晶片的時間表。早先,由于晶片制造設備可以被用來生產軍事設施,被看作是敏感產品,因而國際上限制向中國大陸出口晶片制造設備,此方面的限制導致大陸在很長時間內,不可能從事DRAM晶片的加工生產?! ?/span>
一旦大陸晶片制造業興起,臺灣的DRAM晶片制造商們無疑將是受打擊最重的,臺灣晶片制造業占全球產量的20%左右。臺灣的晶片制造商一直依靠國外公司提供技術,它們的工作只集中于低成本的制造,而在這方面,大陸能做得更好?! ?/span>
德意志銀行駐香港的亞太地區技術部門負責人基肖爾·蘇拉考說,在DRAM晶片制造方面,大陸將超過臺灣,中芯國際的這項協議只是個開始?! ?/span>
根據這份“技術換產品”的協議,億恒將把其0·14微米DRAM晶片的制造技術授予中芯國際,并有可能在未來選擇將更為先進的0·11微米DRAM晶片制造技術提供給后者。作為對等條件,中芯國際將使用此技術專門為億恒制造先進的DRAM晶片。一塊晶片上晶體管之間的縫隙是以亞微米來計算的??p隙越小,一塊晶片上能放置的晶體管數量就越多,晶片的功能則越強?! ?/span>
億恒與中芯國際達成的這筆交易與上周億恒同臺灣茂德科技中止的那項協議類似。茂德科技是億恒與臺灣茂矽的合資企業,億恒向這家合資公司提供技術,作為交換條件,后者將其40%左右的產品交由億恒出售。上周二,由于億恒與臺灣茂矽之間的紛爭,前者終止了與茂德科技的合作關系?! ?/span>
標準普爾公司投資服務部門的一份調查報告稱,億恒同茂德科技終止合作關系,以及與中芯國際建立新合作的行為將被看作是,在此后幾年內觸發晶片制造業全球大變革的導火索,全球半導體制造業的中心將從臺灣轉向大陸?! ?/span>
整體而言,大陸晶片制造業一直受到有關禁止向中國大陸出口最新晶片制造設備的國際規定的抑制,DRAM晶片的生產尤其如此?! ?/span>
美國晶片設備供應商被禁止向中國出售用于生產0·25微米以下晶片的任何設備產品。如今,最精密的設備能夠加工出0·09微米的晶片產品?! ?/span>
這一技術方面的限制是大多數晶片制造商在以前對中國大陸敬而遠之的主要原因,而殘酷的競爭要求晶片制造商必須將最新技術應用于其生產之中?! ?/span>
高盛公司駐香港的地區技術部門負責人喬納森·羅斯說,一旦放松此類高端設備的限制,那么中國大陸的晶片業將會發展得非????! ?/span>
億恒和中芯國際的這項協議使得中國大陸在技術方面又邁進了一大步。0·14微米晶片加工技術如今屬于世界一流的技術,也是目前DRAM晶片制造商的行業標準。在中芯國際開始批量生產之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DRAM晶片制造商們可能正在生產0·11微米的晶片,這只比中芯國際的產品領先一代?! ?/span>
臺灣公司很長時間以來一直依靠國外的技術。分析師稱,臺灣晶片制造業若不開始開發自己的專利技術,那么僅從成本來看,它們將很難在同大陸公司的競爭中取勝。